经历疫情洗牌后,文旅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大咖齐聚上海“把脉”

 admin   2025-07-18 01:55   6 人阅读  0 条评论

大家想知道经历疫情洗牌后,文旅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大咖齐聚上海“把脉”关于疫情期间变化调研的题吗?下面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大家都关心的话题。

三年来,文旅企业经历了多维度的严峻考验。经过上半年的复苏和沉淀,迎来行业振兴的文旅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业内共同关心的话题。8月15日至1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上,众多文旅界知名人士齐聚上海共同探讨,2023年中国文旅企业500强榜单同步发布。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959%。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保持韧性,文化和旅游消费日益旺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另一方面,文旅产业的底层逻辑、内部规律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供给侧,“资源为王”转变为“运营为王”。粗放、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和企业投资运作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存量资产升级取代增量资产打造,成为行业主旋律。市场端,大规模消费更多依赖流量入口。文化旅游已从传统的旅游产业转变为休闲、度假、大规模消费的复合产业。人才、资金、政策等因素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文旅企业需要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

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吴文学表示,疫情发生后,15亿人转向国内消费,以旅游为代表的消费服务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大型休闲、小型观光、微度假成为旅游业的主要形式。旅行社重新崛起。Z世代、单身人士、老年人等新兴消费群体为旅游消费创造了新的服务空间、价值空间、空间,催生了新的消费产品。旅游产业及产品。

吴文学认为,旅游业大投资、大产品、大建设的时代已经结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文旅企业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压舱石和生力军,必须把增强企业家自身能力、提升企业实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穿透表象,抓住本质,堂堂正正做事。和昂扬”的好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新旅天地创始人兼总裁李阳表示,七年来,新旅天地帮助和服务了超过10000家文旅相关企业和政府单位,持续跟踪研究了700多家文旅企业。企业及70多个城市。从而形成了近百份不同细分领域的行业研究报告和年报。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发生许多不可逆转的变化。比如,创投机构基本退出,深耕产品和服务的文旅企业成为发展主力;资源由王转为运营,流量成为行业焦点;现有资产升级改造成为核心课题。“现阶段,文化旅游行业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

浙江湘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东阳分享了湘园文化旅游实践,并表示,疫情后文化旅游产业面临重构,消费者、旅游形式、旅游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旅游形式由景区游览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旅游内容从拍照转向解读内容,从导游转向共情游客,从服务设施转向更注重场景体验。“未来文旅产业的核心是休闲度假。未来,我们争夺的是游客分配休闲时间的权利。”

本次大会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报告》披露,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文化旅游领域共发生可追踪投资事件462起,重资产成为核心投资方向;50名受访企业中,37%的企业年投资额低于2亿元。企业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投资态度较为谨慎。在大会公布的中国文化和旅游企业500强名单中,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湘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同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元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文旅企业、大连博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榜。

题图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巡游场景。

本篇对于经历疫情洗牌后,文旅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大咖齐聚上海“把脉”和疫情期间变化调研的题解完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5858jm.com/post/18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