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详细介绍儿童节,给孩子送一份安全礼包的题和冬天气垫勇仔相关的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市民防局——
有了漫画,还需要经常互动
伟新主编贾勇
练习止血包扎、试戴空气呼吸器、制作简易担架运送“伤员”……5月22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操场上,作为防空警报响起,无人机起飞后,280多名学生和50多名家长以集体互动的形式开始了户外疏散训练,防范空袭。像朝阳区民防局组织的这次活动一样,北京民防部门开展防空防灾教育,一般采用互动的方式。
“互动教学不仅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业负担,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紧急避险能力。”北京市民防局副局长李春亭告诉小编,近年来,北京市民防系统重点采用互动模式推进校园民防教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全国没有统一的人防教育教材,也没有专门培训人防师资的学校。如何与童心未泯、好学的中小学生互动?编写教材是第一步。经过教育部门协调,人防教育重点内容被纳入北京市中小学综合教材,但这还远远不够。
人民防空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如果教育内容只停留在课本上,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按照这一理念,北京人防局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教程材料用18种常用的人防标志来解读安全常识,取名为“符号理论”,希望广大市民防空标志将成为年轻读者的“护身符”;《民防知识漫画集》、《地牢》、《神秘岛之旅》构成防空防灾漫画系列。
这套教材编辑出版的指导思想是利用教材进行互动教学。因此,随着新教材的发布,民防互动教学活动蓬勃发展。
2017年4月,北京市民防局联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举办了以“符号理论”为基础的“符号创意专家”活动。
孩子们利用人防符号设计人防工程、校准人防队伍配置、探索人防工程净化间的工作原理……孩子们除了参与体验活动外,还绘制了近千幅人防标志海报,其中423幅。被评为优秀作品。此外,21所学校开展了符号立方漂流活动,即制作多个六面盒子,装满民防符号和创意图案,通过相互传播,传播符号故事和民防知识。该活动已在13个省份开展。我市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历时2个多月,吸引了2万名师生和家长参加。
最有创意的是,北京民防局组织编排的儿童木偶剧《符号》,讲述了“民防符号世界”中的精冒险,深受年轻观众喜爱。此外,他们还组织编排了儿童剧《吃反火》,从儿童饮食题入手,引入安全防护主题。两部儿童剧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成立周年纪念前夕演出,加深了孩子们对人民防空的印象。
除了依靠辅助教材进行互动教学外,他们还利用人防救援设备吸引孩子们参与活动。活动期间,气垫支架、膨胀剪、切割机甚至卫星通讯车都将成为教具。伴随着欢笑、掌声、惊喜,孩子们了解了操作要领,增强了防护意识。
市、区两级民防部门也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展活动。他们有时会进行有网上竞,成绩优秀者可获得民防应急包;有时他们招募“安全家庭”在人防工程中玩亲子,无意间学到两三项应急救援技术……
活动经常开展,民防始终在线。根据北京市民防局和市教委联合下发的意见,两家公司每年要在民防日、全国中小学生等五个时间点联合开展防空防灾教育安全教育日。随着互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朝阳、海淀、丰台、西城等区民防局逐步将教育拓展到常态化。很多学生和家长也从最初的“我要学”转变为“我要学”。”。
“对儿童进行民防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遵循规则、循序渐进。”李春亭告诉小编,他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下一步将利用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实用、更温暖的安全教育。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民防办公室——
接力训练培养理解人
周荣李雄庚本报特约记者
戴着防面具“穿越火线”,寻找安全通道“逃生”……5月25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人防教育基地浓烟滚滚,举行了激动人心的防空防灾实战训练。
很多人没想到,这次参加培训的人并不是十几岁的学生,而是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教师。来自天河区66所中小学的——名人防教师,是全国年龄最大的人防教师。53岁。据天河区民防办公室主任赵永能介绍,定期培训民防教师是天河区13年来的一贯做法。
十多年前,天河区开展了人防教育进校园活动,但初期效果并不好。学生普遍反映人防课晦涩难懂、无学。原来,教官们本身对民防知识知之甚少,讲课大多都是照着写的。“要给别人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区人防办、教育部门决定,通过提高人防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005年至今,区民防办主要领导已换过四次,但每年组织民防师资集中培训的做法一直坚持下来,培训班越来越专业,培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举行的次数越多,培训就越身临其境。的一种感觉。
笔者在“穿越火线”训练现场看到,逃生通道只有60厘米高。里面不仅漆黑幽深,而且还充满了烟雾。学员们只能在全身防护的情况下向前爬行“逃生”。“战场环境太现实,如果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你就无法通过考验。”该区华阳小学的一位人防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防空防灾技能是救命技能,必须认真练习,否则关键时刻就会付出代价。
除技能实践外,培训班还安排专家指导、研讨交流,全面提升人防教师业务水平。在5月下旬的这期集训班中,区民防办还协调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区人武部、教育局、团委等9个部门参加。一方面联合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另一方面联合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一方面,听取各部门对学校开展民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笔者了解到,13年来,天河区通过举办强化培训班,培训了近千名人防教师,产生了“水涨船高”的效应。
目前,全区学校人民防空教育呈现出“三一六小”的生动局面。“三个一”是指每学年各班级开展人防专题讲座、召开人防班会、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六小”就是利用校园小广播、小制作、小画报、小手册、小展示、小网络宣传民防知识,把民防教育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天河区民防办被省、市全国行动委员会表彰为人民防空先进单位。
去年9月,广州举行“羊城天盾——2017”城市人防演习。天河中学数百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疏散演练。虽然演练科目暂时增加,但任务仍然顺利完成。“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广州市民防办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推广天河区的做法,努力培养更多懂人防教学的人才。
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
平时多加练习,做到灾害时零伤亡
林强主编杜怡琼
开门不要组队,快步走过楼梯;快走,严禁奔跑;两个班共用一个楼梯,各班在预先分配的区域集合……5月9日,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组织1857名初中生、106名教职工进行防灾疏散演练。和往常一样,学员们演练得一丝不苟,没有搞砸每一个演练步骤。
截至2018年,学校每学期都进行应急演练,已有14年历史。2005年第一次组织演习时,很多学生不仅觉得好玩,而且觉得没有必要。也有老师反对,认为这会带来碰伤、碰伤的风险。但三年后的特大地震中,坚持组织演练的校长叶志平却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不演就永远不一样,不演就完全不一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地震发生了!地震波一来,老师就喊大家都趴到桌子底下!学生们立即躺下。老师赶紧打开教室的前后门,防止门被扭转。地震波一过去,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老师站在楼梯拐角处,按照平时的演练路线组织学生快速撤离。
由于训练有素,全校2200余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安全转移至操场,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叶志平校长被誉为“史上最牛校长”。
当自然灾害来袭时,学校保护了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条生命。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学校从叶志平起就将防灾应急演练作为制度,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在长期演练中,桑灶中学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疏散避险方法
——演练前提前告知学生本周将进行演练,但不告知具体是哪一天。
当——听到演练命令时,教室里最靠近门的学生迅速打开了门。班长负责前门,安全委员负责后门。
——教室一般有9列8行。前4排从前门疏散,后4排从后门疏散。每列的路线都是预先确定的。
——2楼和3楼的学生跑得更快,以免堵塞逃生路线;4、5楼的学生跑得慢一点,防止走廊里人积压。
——安全区负责老师组织指挥同学们迅速集合,迅速冷静下来。
……
近年来,桑灶中学将演练内容从防震拓展到应急防范,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刻引导学生注意安全细节,强化安全意识。例如,开会时,学生不可以拖拉椅子,并且要求每个人都把椅子放平,因为拖拉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绊倒的人,就会往前冲,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事件。
六一儿童节临近,儿童安全题再次成为话题。小编询桑灶中学副校长李明,小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防灾应急演练。李明说,与初中生相比,小学生体力较弱,组织观念也不如大孩子强。不过,只要定期进行训练,按照科学方法组织训练,让孩子养成习惯动作,形成肌肉记忆,体力就会得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上图北京民防教育使用的部分教材。
制图张锐
今天儿童节,给孩子送一份安全礼包和冬天气垫勇仔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